3月5日,浙大四院開啟“人工耳蝸公益行”項目,為10名符合手術條件的患者減免部分手術費用、住院費用,以及部分人工耳蝸植入體、體外機費用。 專家介紹,人工耳蝸是目前廣泛認可,能使雙側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患者恢復聽覺的唯一有效裝置。人工耳蝸由植入體和體外機兩部分組成,是一種模擬耳蝸毛細胞工作原理的電子裝置。由體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系統直接興奮聽神經,來恢復或重建聽覺功能。 此次公益項目面向人群年齡不超過70周歲,雙耳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依靠助聽器不能進行正常聽覺言語交流者。此外,手術接受者要求無手術禁忌癥,植入者本人和或家人對人工耳蝸植入有正確的認識和適當的期望值。 公益項目開啟前,浙大四院成功為61歲的葉大伯植入人工耳蝸并開機。據悉,人工耳蝸開機以后還需要聽覺言語康復訓練,通過3個月或者半年以上的磨合,患者才能重新建立和完善其感知性傾聽、辨析性傾聽、理解性傾聽的能力,將外界的聲音同步“理解”到大腦中,屆時方能達到預期中的無障礙交流。 |
GMT+8, 2023-4-20 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