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說:“任何一個作家創作都離不開其生活的根源,這個根源就有他的故鄉記憶、童年。他經歷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會在作品中留下痕跡! 阿基米花的《江南藥鎮》,正是以故鄉磐安為創作藍本,用親切自然、詩意優美的語言,巧妙地將磐安的悠久歷史、中藥文化和求實奉獻的磐安精神融合在一起。童話一氣呵成,新穎獨到,厚重中有靈性,質樸中有華美。如果你也有一顆“長不大的心”,讀讀這本書,恐怕會感到無比親切,立即對上暗號。 《江南藥鎮》以新加坡華僑龐深攜曾孫女龐安安回磐安探親為敘事脈絡,重點講述了龐安安和幾個要好的同學一起探索大自然、了解中藥文化、尋找鄉村奇趣的故事。這故事本身并不算復雜,時間的幅寬也十分有限。但令人欣喜的是,該書沒有簡單地進行無謂鋪陳與素材堆砌,字里行間充盈著作者的巧思與豐沛的情感投入。 這部童話是阿基米花沉潛和醞釀很久的作品,有一種帶著人讀下去的激情和聲響。他通過自己靈動的文字,帶著讀者直接走向童年的溫暖地帶:猢猻嶺、八陣塘、貓埠頭、蝙蝠洞、大煙囪,這著實不易。除此之外,他在寫作過程中對中藥、道情、太極、甲骨文等傳統文化的深度挖掘,呈現出滲透到日常生活肌理之中的鮮活態勢。 阿基米花是一位磐安籍的兒童文學作家,像他故鄉的磐安一樣,他的童話因與小城故事、中藥文化有著難以切割的牽連而自成一路。他在《江南藥鎮》中寫中藥文化,并不是為了講故事和展示知識庫存,而是意在當下,關懷現實和未來始終是他童話的靈魂所在。故事中,作者始終有著割舍不斷的故鄉情愫,他對磐安自然景觀的描寫、地域風情的抒發,展現出他豐厚的生活底蘊和真摯的人生態度。創作中,他盡力避免有聞必錄和記流水賬似的寫法,而是賦予作品經歷一種嶄新的認識和深入的啟迪。 作者把他所生活的孩童世界里所發生的事都納入在這本薄薄的童話故事里,同時也不乏虛構的、想象的、童話的元素,如那只兩百歲力大呆萌的龐阿龜、群居在巖洞里的猴子、燕子和麻雀之間的爭論等,作者在現實和童話之間的切換做到了游刃有余。表面上看,作者像在寫故鄉的故事,實際上作者營造的是一種氛圍。讀者可能并沒有真的和他的故鄉發生直接關系,卻能在閱讀過程中感受這部童話所帶來的童年氣息。在這種氣息中,我們一起回味共有的記憶、曾有的體驗,甚至曾經的夢想、凡俗和平淡。因此,讀《江南藥鎮》,就是在擁抱自己的童年——人生的時間故鄉。 阿基米花的語言與氣息,無疑凸顯了他寫作的獨特氣質!督纤庢偂分,他延續了這種獨特性,這使他的童話整體呈現一種溫暖、包容的氣質。兒時體驗一個文本,不是把它當作尋常生活之外的對象,對他來說,這就是生活,是親切的懷戀、溫暖的交談和翔實的記錄。 作品中,作者始終凸顯真實自然、深刻透徹、深沉厚重的愛,點點滴滴都直面現實生活,有如身臨其境。無論場景描寫還是對話設置,他都能自覺地把握文字的張力,確保恰到好處,不溢出邊框!敖纤庢偂边@四個字所包含的幽美意境、想象空間和文化魅力,幾乎形成一種江南藥鎮式的美學。我們能看出作者是在努力穿越記憶與當下的界限,從語匯與行文節奏上煥發出兒童文學的詩意與素雅。當然,書中有些地方環境描寫過多,這無形中壓縮了故事的空間。 《江南藥鎮》中還有一種“真”,這種真,既是所寫人、情、物情境的真,也是蘊含于字里行間的作者人格力量的真、品性的真。如龐阿龜唱的道情:“山青青,水悠悠/金絲銀絲地里抽/鐵烏龜呀遍地走/走啊走/龐阿龜我一百九/吃不愁,穿不愁/今天出門去旅游/四腳著地不回頭”。作者這種抒寫是真實的,是對生活的回憶、見證和詮釋,是作者與傳統文化的對話,也是與自我心靈的溝通,帶著一種溫暖的光亮。因此,他在處理題材時往往更平實、更日常,他能夠把更普通的人的平凡生活納入到大的時代視野里,這需要特別大筆力才能寫出來。 阿基米花顯然已經具備了發現生活、捕捉題材、洞掘詩意的強大能力。其童話從主題深化、文本拓展等多方面進行深入探索,龐大的體量中蘊含著紛至沓來的情節以及豐富飽滿的情感,極其耐人尋味,讓人不禁感慨傳統文化的博大和深邃。 這本童話故事的另一個特殊的價值,在于文學地理學和傳統文化推介方面的意義,作品很獨特地寫出了磐安這樣一座小城生生不息的底蘊和力量,以極小的視角展現了新時代鄉村振興不可阻擋的偉大步伐。 總的來說,《江南藥鎮》是真實往事、豐富個人經歷、充沛想象力有機結合的一部作品。每個人都有自己記憶的歷史,這些歷史彼此之間更多情況下是各自居住在封閉的空間、文字、心靈里。阿基米花巧妙地將這些童年記憶激活,通過想象將它們投射到作品中,最后形成一種隱喻,由此喚起一種童話詩意。 有人說過,好童話的氣味應該像青草一樣好聞,當一場細雨過后,青草的氣味老遠就能聞得到,讓人產生久久的沁人心脾感受。我認為,《江南藥鎮》也有這樣的氣味和感受。因為,作者把一顆長不大的童心和熱愛全都傾注在了文字里。 |
GMT+8, 2023-4-19 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