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張蘭,海內外很多富豪都鐘情于家族信托,它非常適合作為財富轉移和財富管理的工具。我們可以看看一些典型案例,了解富豪們如何用好家族信托,家族信托幫他們解決了什么問題: 1.避免爭產紛爭,保護家族股權 富豪去世后,往往上演繼承人爭產大戲。內斗導致人心渙散,家族企業勢必會面臨一些危機。但如果平均分配企業股權,涉及的受益人過多,家族企業可能分散到數十人手中,很容易被外人奪走企業所有權。 怎么辦呢?可以把公司股權轉移到家族信托,由主要接班人執掌家族信托,其他成員則列為受益人。 舉個例子,李嘉誠在2018年正式退休,他有兩個兒子。如何把商業帝國傳給接班人,同時又讓兩個兒子不要陷入爭產大戰,“可以有兄弟做”呢?這就需要使用信托基金來幫忙。2012年,李嘉誠就開始分家,將私人財產逐步轉入信托基金,這個信托基金的所有權,目前有三分之二在李澤鉅手中,三分之一在李嘉誠手中。而信托的受益人是長子李澤鉅及其妻子、子女,以及次子李澤楷。李氏商業帝國由長子繼承掌舵手職位,同時利用家族信托,讓全家人以信托受益人的形式享有財產收益,以確?刂茩嗖灰蚍旨叶月。 2.規避婚姻風險 離婚大戰也是豪門經常上演的戲碼。世界傳媒大亨默多克曾有四段婚姻,92歲的他又即將迎來第五段婚姻,離婚如家常便飯的他,商業帝國為何仍然如此穩固?還是家族信托起到了規避婚姻風險的作用。 默多克在與第二任妻子Anna離婚過程中付出了17億美元的代價后,就把幾乎公司的所有股權放入默多克家族信托基金,受益人是默多克的子女們。 新聞集團的控制權牢牢地掌握在默多克家族的手中,而所有權又不在默多克名下,不參與離婚分割。 3.有效避稅 海外很多國家都有高額的遺產稅,例如美國的遺產稅率最高可達40%,這也是富豪們財產傳承中非常頭疼的一件事。 不過,如果把家族資產納入信托,意味著資產的隱秘性大大加強,而且家族成員在法律上沒有所有權,就可以規避高額遺產稅。 例如,凱悅酒店集團的前掌門人杰伊·普利茲克,在巴哈馬群島設立了1000多個家族信托,將價值十幾億美元的家族財產分散轉移進去,當他去世時,明面上的資產只有2.5萬美元。家族信托為其整個家族節約了大量的稅金。 所以說,家族信托算是金融圈很神奇的一個存在,既可以避稅,又可以進行遺產管理,還能規避婚姻風險等作用。 但建立家族信托的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最貴的是你需要雇用一個團隊為你的資產管理進行量身定做,還要貫徹執行,他們的工資就得你來付。 一般來說,當流動資產(不含不動產)達到了100萬美金以上,而且有上述需求,那或許就可以考慮下。 |
GMT+8, 2023-4-5 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