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召開在即。從最新會議日程看,本屆年會直面當下多個全球性挑戰,并力圖尋求破局之道,可謂看點紛呈。 ——求解世界經濟困局 進入新的一年,世界經濟并未呈現新氣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等接連下調2023年全球增長預期,多個主要經濟體面臨下行壓力。 通脹高企是世界經濟面臨的主要挑戰。但當控通脹成為一些發達經濟體的首要政策目標,貨幣政策激進轉向又導致美歐銀行業“爆雷”、發展中國家債務上升等風險。這種情況下,“通脹、滯脹與加息”議題被納入本屆年會日程,與會者將聚焦如何在收緊貨幣政策與促進經濟復蘇之間尋求平衡點,跳好“鋼絲上的舞蹈”。 亞洲是眼下世界經濟為數不多的亮點,IMF專家預計亞洲國家今年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達70%以上。博鰲亞洲論壇自然不會缺乏亞洲聲音,在“世界經濟展望”“亞洲區域合作:新機遇,新挑戰”等分論壇中,人們可以為世界經濟應對挑戰、擺脫困局尋找東方靈感。 ——激發全球合作動能 疫情蔓延、地緣政治沖突等因素,加劇了近年來抬頭的“逆全球化”趨勢。部分國家濫用金融制裁、推行經濟“脫鉤”,又給本已困難重重的全球化進程增加了人為阻礙。 全球化進程終結了嗎?回應這一困惑,“重塑全球化”“全球自由貿易港發展論壇”等多場會議將聚焦全球化前景,探討如何促其朝著更加普惠均衡的方向發展。怎樣更好地落實世貿組織多邊貿易規則,促進商品和服務國際自由流動,亦是熱點話題。 直面逆風激發全球合作動能,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作出了有益嘗試。十年來,它已成為一項重要全球公共產品,豐富了國際發展合作機制與內容。在充滿挑戰的下一個十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需要加快數字化轉型,深化經貿合作,力促經濟復蘇。本屆年會“一帶一路:共享發展機遇”分論壇的與會者,將為此探尋最優路徑。 ——力挺疫后持續復蘇 經歷3年多時間,世界似乎終于有機會真正走進“后疫情時代”。盡管新冠病毒尚未完全消失,但人們正努力回歸正常生活。今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完全以線下方式舉行,便是一個例子。 不過,疫情沖擊也讓人們更加在乎復蘇和發展的可持續性。本屆年會上,“終結新冠大流行”分論壇將持續關注病毒變異新特點、疫苗和藥物研發新走向;更重要的是,聚焦怎樣筑牢公共衛生體系防線,以應對下一次危機。 綠色是疫后可持續復蘇的底色,但在極端天氣、能源短缺等因素干擾下,實現碳中和道阻且長。去年以來,部分歐洲國家重啟煤電,多國能源結構調整困難增多。如何在此過程中更好把握“破”與“立”?“碳中和:困局與破局”分論壇試圖求解這道能源結構轉型必答題。 ——解碼中國發展路徑 破局全球性挑戰,世界需要聽到中國聲音。未來五年,是中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博鰲亞洲論壇,則是外界感知中國發展信號的重要窗口。 作為解碼中國發展路徑的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分論壇料將成為本屆年會焦點。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世界密切關注,中國對現代化路徑的探索如何為應對全球性挑戰提供更豐富選擇。 國家機構換屆后,中國經濟政策走向吸引各方目光。尤其在改革開放45周年的節點,國際輿論普遍期待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動力。依據慣例,眾多中國財經高官將現身博鰲,帶來各領域最新政策動向。中國經濟下一步怎么走,屆時將更加明晰。 |
GMT+8, 2023-4-19 21:04